一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地动山摇撕碎了绿色的家园。一年后,灾区重建的情况如何?人们心理的创伤是否得到平复?灾区的一切牵动着亿万华夏同胞的心。
一年来在中国政府坚强领导下,灾区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海外侨胞也在无私地支援他们,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按照中央关于“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8年9月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发起,到2010年9月,累计完成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均达到85%左右,基本完成城乡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任务,基本实现“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到目前,恢复重建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
以学校、医院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四川省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重灾县(市、区)共有3340所学校需恢复重建,其中有2455所为部分重建或维修加固。在恢复重建工作中,政府优先安排学校重建资金,优先审批学校重建项目,优先提供物资保障,优质高效推进恢复重建。截至5月4日,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重灾县(市、区)已开工建设学校2448所,占需恢复重建数的73.3%,其中在建2162所,竣工286所。为确保灾区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在两年内完工99%。但是这里也确实存在问题,应该把学校建得好、建得结实,让孩子们上学更安全。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投入多少钱,是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有这样的投入。但恢复重建任务量毕竟非常大,资金并不是很宽裕的。目前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严格按照有关建设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形态服从功能、进度服从质量,严格管理,坚持厉行节约,不超标准建设,也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争取最大的效益和最好的效果。
另外,尤其受关注的就是,农房重建。在农村永久性住房的恢复重建中,针对部分困难群众无能力贷款、建房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政府制定了农房重建银行贷款担保基金办法,建立困难群众农房重建担保基金,帮助解决贷款问题。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能够保证这些困难群众和他的左邻右舍一样能够住到新房之中。
从现在来看整个灾区情况不一样,如果离城市比较近的这些灾区,比如在成都附近,像彭州或者是像都江堰这些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就做得比较好,在整个村庄的污水、废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可以和一些化粪池或者是人造小湿地进行结合,也可以和沼气池相结合,产生的沼气还可以成为能源,很多做法都是很不错的,花不了多少钱,还能办不少事,确实是非常有效。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确实就差一些,当地政府还是因地制宜、分别对待。尽可能地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使农村既有了新房也有了新村。
应该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按照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人力智力以及产业方面的支援。20个对口支援省市先后有30多万人次到灾区服务和工作,现在还有近1万人在灾区进行工作,包括前方指挥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他们还帮助灾区特别是在抗震救灾阶段转移灾区学生异地就业有1.6万多人,也为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万个。为灾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加强各种制度的建设,包括项目的实施、资金的管理、工程质量的管理等等,按照他们提出来的要确保“工程优质、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干部廉洁”的要求来做的。
广大海外侨胞心系祖国,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的援助物资和款项也在第一时间运往灾区。我们ASSOCINA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在同胞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目前,ASSOCINA把海外社会各界筹集的部分捐款已转交到灾区,应用到重建工作中。
灾后重建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我们不能忘记这场旷世之灾对我们灾区的无情破坏和不幸罹难的数万的同胞。不能忘记我们空前的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能忘记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新家园的灾区人民。坚强的精神还要传承下去,让我们继续前行。